汪淑華,口腔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伟德国际1946官网教科辦主任、教職工黨支部書記,附屬口腔醫院院長助理。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材料專委會委員,浙江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粘膜病專委會委員,浙江省全科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省部級項目4項,廳局級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

教書育人,做學生學業的“引路人”
“給學生上課,和學生探讨項目,是我非常快樂的事情。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很享受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課後與學生談心。”汪淑華說。
汪淑華擔任《口腔材料學》《口腔修複學實踐》等課程的主講。《口腔材料學》作為口腔醫學基礎課程相對脫離臨床,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她嘗試了很多教學辦法,采取了交叉課堂的授課形式,讓學習《口腔材料學》的大三學生和《口腔臨床實踐技能》的大四學生,在實驗課程的後兩節合班操作練習,分别擔任材料調拌醫助和窩洞充填醫生角色。
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大三學生得到了大四學生的指導,而大四學生得到了大三學生的協助,讓同學們在有趣、靈活的授課中學習理論知識、練習臨床技能。“汪老師的課堂氛圍很活躍,她會通過生動的案例,把知識點講得詳細易懂,我非常喜歡她的課。”2020級學生劉智歡說。

汪淑華(左一)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操作細節
“口腔診療是嚴謹的、規範的,而四手操作是口腔診療的重要基礎,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是我們從一名口腔醫學生就要謹記在心的事,在學習材料調拌和窩洞充填技能的同時,要懂得互相配合,提高患者就診的舒适度。”汪淑華說。
從教務員到教科辦主任,汪淑華認真履行各項工作職責。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工作中,她嘗試通過統計學、數學建模的方法完善方案。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汪淑華發現了對于學業預警學生管理的痛難點,提出了“學業預警與管理app”理念,旨在通過設計app答題軟件,解決學業預警學生學習不自覺、錯誤點無人輔導、家長無法監控、輔導員無法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汪淑華的想法得到了學院的肯定,基于此在實際操作中,學院教務員從人衛試題庫引入試題,通過教科辦向學生推送練習題,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這一舉措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口腔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
用情用心,做學生成長的“同路人”
汪淑華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她指導學生參加競賽、撰寫論文、申請專利,針對學生不同的研究優勢、興趣和能力,制定相應的實施策略,幫助他們确定研究方向,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專利。
從省“挑戰杯”二等獎項目《五倍子改良納米銀聯合機械微刺激在種植牙的産品研發》,到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項目《種植修複衛士——一種新型數字化牙種植振動康複儀》,到省“挑戰杯”金獎項目《固齒有方——固齒成骨儀聯合淫羊藿複方凝膠構建牙周診療新方案》,汪淑華積極帶領一屆又一屆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

汪淑華(左三)指導的學生團隊獲省第十八屆“挑戰杯”金獎
對于這項學院首次獲得省“挑戰杯”金獎的項目,汪淑華珍惜而感恩,她說:“這是項目團隊3年刻苦鑽研、老新傳代結出的碩果,也得益于學校學院對學生科研項目的重要支持。對于學生的培養是互相促進、相互成就的。我很感謝我的學生激發了我的思路,豐富了我的想法。”
“備賽期間,汪老師幫助我們不斷修改參賽項目書,要求十分嚴格,我感覺自己在她的指導下進步很大。”2018級本科生黃思榕,在汪淑華的指導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獲得省“挑戰杯”二等獎等。
“科研産出需要長期孵化,需要終身學習、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汪淑華說。談起指導學生的經驗,她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尋找最适合的導師”,不斷汲取前輩們的優秀經驗;“申請可申請的項目”,盡可能地去申報各類項目開拓思路;“借力平台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校院科研平台提高自身能力;“搭建梯度式的團隊”,組建團隊分工合作。

汪淑華(左二)指導學生參賽項目
汪淑華在指導學生撰寫論文時,幫助學生理清研究思路和方向,指導學生篩選文章、過濾數據、繪制圖表,并逐字句修改,連一個标點符号也不放過。“汪老師指導我們通過meta分析等統計學研究方式,開展文獻閱讀,撰寫綜述,這個過程增強了我對論文選題和内容的理解。”2020級學生姜禾說。
“有了汪老師的指導,我以這篇文章助力,成功拿到了浙大直博的資格,我很開心,學習成長的同時收獲滿滿。”2022屆本科生葉鑫健在汪淑華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發表論文。
堅守初心,做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救死扶傷、精心診療、終身學習、反饋社會”是汪淑華作為醫生為自己制定的16字方針。随着口腔種植牙的普及和醫保集采的落地,種植牙的覆蓋率越來越廣,群衆對于種植牙的需求度也是越來越高,不少患者聽信商業廣告宣傳,來就診時直接要求“拔了種”,或是要求“半口”、“全口”種植。
面對這樣的患者,汪淑華會認真分析,根據患者的口内情況、咬合關系、唇齒關系、颌面形态及比例,幫助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方案。“我們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去應對,作為口腔醫生,要想盡一切辦法幫病人把牙齒保住,留好每一顆天然牙。”汪淑華說。
汪淑華說:“醫療技術更新換代,我不斷給自己充電,提升業務水平,學習先進診療技術,做到精益求精。”
汪淑華擔任伟德国际1946官网2019級1班的班主任,她關心學生成長,常常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學生到中小學、社區、養老院等開展口腔知識宣講和口腔義診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
在小學,汪淑華帶領學生開展口腔衛生知識宣教、小小牙醫菌斑染色、口腔健康檢查、口腔知識問答等活動。在中學,她為同學們講述齲病和牙周病的預防、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種植,從臨床表現到危害、病因,告訴同學們如何“吃”出好牙?如何“刷”出好牙?

汪淑華(左一)在舟山路小學開展義診活動
汪淑華還帶領口腔保健協會走進安吉路幼兒園,通過遊戲、唱歌、繪畫等活潑的形式,開展“小小牙醫 大大微笑”的萌娃牙醫體驗活動。看着孩子們稚嫩的臉龐,清澈的眼神,純真的笑容,他們從對口腔知識一知半解到願意争做口腔小衛士,汪淑華既感動又開心。
“選擇熱愛的牙體牙髓專業,學習前沿的顯微診療專業知識,借力儀器,提高診療效果,是我最大的樂趣;解決病人的苦痛,收獲病人及家屬的贊許與信任,是我最大的快樂。”汪淑華說。
在工作中,汪淑華堅持以情感動人、以制度管人、以環境化人,有她的地方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她喜歡唱歌、主持、朗誦,學校學院的舞台上也沒少了她的影子。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英語特長,在香港牙醫年會上承擔現場同聲傳譯工作。
為完成這項任務,汪淑華前期查閱了現場演講專家的文獻,了解專家的背景,學習大量的專業詞彙,由于前期充足的準備工作,她的同聲傳譯獲得了組委會和在場聽衆的一緻好評。對她而言,這既是對自己的挑戰,又拓寬了視野。
“唯有謙遜好學、吃苦耐勞、敬畏醫學、循規蹈矩,在口腔醫生的道路上才會越走越好,越走越遠。”汪淑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