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古法制香進校園
4月23日晚,學院團委主辦了“共塑草本心”草本植物手工泥塑制作系列活動,本次體驗的是用中藥材進行古法制香。活動由學院2022級本部3班團支部承辦。

活動吸引了我校伟德国际1946官网、國際教育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多個學院的20餘名師生參加。上城區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蔣氏古法制香第四代傳人、銳龍香堂創始人蔣銳老師為參與師生授課。活動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尋香問雅”:中華香文化主題講座;二是“馨香淡雅”:古法制香沉浸式體驗。
活動内容

蔣老師以紅山遺址、杭州良渚遺址中發現的考古文物為引入介紹香文化的起源,接着延續曆史的更疊講述香文化從祭祀到穿戴的演變,最後結合現代醫學闡述香的現實意義。
在蔣老師的示教和帶領下,現場師生們開始動手做起了一塊塊精緻的香牌。二者的相互融合成功實現了學生對于非遺文化的“被動灌輸”到“主動輸出”的完美轉變。


蔣老師和藹可親,言語風趣幽默,在親身教導過程中一對一教授香牌制作工藝,糾正學員們的不妥之處,與大家其樂融融。學員間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曆經和泥醒泥、壓膜脫模,滾動于指尖的泥團在一雙雙巧手的制作下化身為一塊塊寄予美好寓意的香牌。



非遺古法制香進我校,為浙中醫大學子擴寬了知識學習的渠道,築造了理論實踐相融合的橋梁。香牌制作與中醫藥文化息息相關,與中醫藥大學的文化底蘊相貼合,成品香牌具有熏衣香體作用,長期佩戴可達通經活脈、安神養心的功效。此次為大家準備的原料是具有驅蚊的香粉,由多味中藥植物研磨而成,包括了薄荷、艾葉、陳皮、丁香等,放在寝室裡可以除臭驅蚊等。
活動反響
了解非遺,不僅是對曆史的尊重,更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學習非遺,用心靈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用雙手去傳承這份寶貴的民族文化瑰寶,真正落實“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本次活動,獲得了我校國際教育學院師生的點贊,外教Lorna老師激動地發表朋友圈向她的家人和學生分享制作的驚喜、活動的喜悅、非遺的魅力。

留學生Rahulk在夏天、鄭萬骞同學的翻譯和幫助下,結識好友、互相交流,共促中外友好交流,深入了解異國風情,鍛煉英語表達能力,展示中華文化底蘊,共築中外友誼。


來自生命科學學院的嚴紫焰以及同伴表示非常喜歡本次活動,希望下次有類似的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活和增長中醫藥文化知識。

本次活動既是一場親身體悟傳統非遺文化,提高動手能力和增長文化知識的過程;也是一次增進不同學院同學交流,踐行我為同學辦實事的生動诠釋!
在本次活動中,我院2022級本部3班團支部積極響應學院工作,主動承擔和創新活動開展,在師生中取得良好的反響!